2011年5月14日 星期六

如何避免高山症

好野好野~~~已經成團喇!
5月28日出發, 6月4日返港
尋日已經俾埋尾數, 而家心情係極度興奮及期待~
不過...前往高地......心裡面還是有點擔心會有「高山症」發作

有關高山症資料, 我參考了以下兩個網頁:

衛生署旅遊健康服務 - 高地綜合症
http://www.travelhealth.gov.hk/tc_chi/environmental_health_risk/high_altitude.html

如何避免高山症
http://www.utravel.com.hk/DetailKnowledge.php?id=AD8RZw


何謂「高山症」?

如要到位於海拔2,500米以上的城市及地區旅遊,就有機會出現高山症的徵狀。徵狀初則有輕度頭痛,繼而出現急性高山症、重則引致高山腦水腫及高山肺水腫。人體一般對高地的即時反應是心跳加快、呼吸加速、血壓上升、小便次數多,以及輕微頭痛。如身體未能適應,徵狀在登高數小時後將漸漸加重及發展成急性高山症,特徵如下:

  • 頭痛(漲痛,多在頭兩側位置,起床時或彎身時常會加劇);


  • 加上以下其中一項:作嘔作悶、疲倦、頭暈、失眠。

頭痛時狀況與嚴重宿醉相似,而失眠時則常突然醒來感覺窒息。其他徵狀可包括食慾不振,容易暴躁,面部、手及腳部浮腫。

如不停止登山及作出適當的治理,則可引致更嚴重的高山腦水腫及高山肺水腫。

高山腦水腫指腦部積水,病情可於急性高山症出現後12小時至3日內出現,並常常伴有高山肺水腫,可迅速惡化及數小時內奪命。徵狀包括:


  • 行為轉變 (對事物失去興趣,計錯數)


  • 疲倦無力 (如沒有氣力起身去所)

  • 手腳協調能力下降 (步屐躪跚,未能雙腳行直)
高山肺水腫指肺部積水,令呼吸用氧更加困難,是高地奪命的頭號殺手。大部份患者是年青力壯人士。它可能出現突現,徵狀包括:


  • 運動能力下降 (最早期徵狀)


  • 坐下休息時已呼吸困難


  • 疲倦無力


  • 口唇或指甲發藍


  • 咳嗽和痰帶淺紅色 (通常已到末期階段)

有那些高危的地區?

位於海拔2,500米以上的城市及地區的例子如下:


國家 城市/地區 高度
中國 四川省 九(寨溝)黃(龍)機場

黃龍

稻城,亞丁

2,900米

平均3,300米

平均3,700米
雲南省 香格里拉

玉龍雪山大索道

3,300米以上

4,500米
青藏高原 青海湖

拉薩,貢嘎機場

阿里地區,那曲地區

珠穆朗瑪峰大本營

3,200米

3,600多米

平均4,500米

5,200米
尼泊爾 陸拉機場

馬南格

菲里奇

薩加瑪塔峰大本營
2,800多米

3,500米

4,300米

5,400米
坦桑尼亞 乞力馬札羅山 5,800多米
埃缳俄比亞 阿迪斯阿貝巴 2,500多米
玻利維亞 拉巴斯 3,600多米
哥倫比亞 波哥大 2,600多米
厄瓜多爾 基多 2,800多米
秘魯 庫斯卡 3,300多米


好多人都話高山症同身體健康冇關! 好多時, 有事o既係後生仔, 反而d老人家一d事都冇! 因為後生仔心跳較快, 較有活力, 所以去到高原地方缺氧機會大d。

我驚我會中招, 係因為上次去阿里山 (海拔2300米) o既時候, 我出現頭痛的高山反應, 最後食了兩粒止痛藥, 才舒緩了症狀。唔知係咪因為我太短時間, 用2小時就由山腳上到山頂, 定係因為我瞓左覺, 不過都係有備無患。尋日睇左醫生, 醫生開左個藥名我, 叫我去藥房買, 可以在出發前1~2日食, 直到行程完畢為止, 可預防高山症。


如發覺出現高地綜合症,應怎樣做?



  • 如徵狀輕微,應嘗試減少體力活動,於同一高度逗留一至兩天直至徵狀消失,然後才可繼續登山。


  • 如徵狀持續超過24小時或趨嚴重,下山返回較低位置是最有效的治療方法,下降五百至一千米便可。


  • 如患上高山腦水腫及高山肺水腫,則應立即下山及接受治療。


  • 乙醯唑胺可助身體適應,又可減輕急性高山症徵狀;可以在登高前一天開始服用,至登高後數天為止。請諮詢你的醫生。


  • 中藥銀杏素、紅景天和高原安雖有用作於預防高原反應,但須在登高至少5天前服用,而且未有大型隨機控制研究明確地論證在這一方面的功用。使用前請諮詢醫生。



如何避免高山症


1. 由於低氧氣壓會令心肺疾病惡化,因此患有嚴重高血壓、心絞痛、慢性阻塞性氣道疾病、貧血或癲癇症的人士如欲前往高原,必須事先諮詢醫生,作出身體檢查評估。

2. 登山前如有不適,如患上感冒,都應延遲旅程,直至完全康復為止。

3. 盡量避免直接飛行前往高地。如情況不容許逐漸升高(如直飛拉薩、拉巴斯),抵步後首數天要少勞動多休息,少洗澡多喝水,忌飲酒,避免進食太飽或使用安眠藥,以便盡早適應。

4. 保持身體暖和,心情輕鬆的狀態登山。

5. 登山時慢慢上山,不可操之過急,使身體有足夠時間對氧氣壓力的轉變作出適應,方法如下:-

* 於2,500米至3,000米處停留兩、三晚作適應期。
* 在3,000米以上,每晚睡眠地點的海拔高度應保持增加300至600米之間。
* 每登高1,000米便應多停留一晚作適應期。
* 白天攀登高一些,晚上睡在低一些的地點。

6. 千萬不要忽視身體不適的預警徵狀,需時刻注意自己和同行人士有沒有出現急性高山症或高山腦水腫的狀況,特別是高山肺水腫的徵狀,以便及時採取適當的行動。

7. 登山時不要強逼自己跟隨大隊的步伐或不到目標不下山,必要時就算是半夜也要即時下撤,因為嚴重的徵狀可在數小時內致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